close

2018740909338b.jpg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將13-19歲的人格發展目標定義為「忠誠」,而同儕是該階段協助發展「歸屬感」的重要人際網絡,為將來長大成人的定位做好準備,否則人將衍伸面臨自我認同或角色混淆的心理社會危機。故事敘述青春期裡的哥哥馬修雖然也是個叛逆少年,但基本上較容易在陌生環境建立社交網絡,且是奔流合唱團的鐵桿粉絲,去哪兒都能找到鐵粉好友,也正因如此而逐漸遠離妹妹艾蜜莉的生活圈,不再熱衷於獵書遊戲。

詹姆斯的出現替代了哥哥馬修的位置,他對艾蜜莉來說既像師傅,又像盟友,帶著她認識新環境,進入學校的人際網絡,和她一起解謎。我記得小時候也有好幾個閨蜜,上課坐一塊,下課一起玩,不會的問題問閨蜜,放學一同走回家,回家後還可以打電話繼續與閨蜜哇啦哇啦的,和好朋友之間總有聊不完的話題,覺得好友是這輩子最了解自己的人。但是最在乎的人所帶來的痛苦似乎也特別大,很在意與朋友之間的關係,也很難忍受朋友任何「背叛」的行為,我們在青春期的小圈圈裡學習接納與被接納的課題,既渴望得到認同,卻又希望能擁有真實自己,有時難免也會做些出格的事,所以也很能理解曼蒂為何一直挑釁詹姆斯與艾蜜莉之間的友誼。曼蒂在詹姆斯與艾蜜莉的友誼之路上扮演著「門檻守衛」的角色,必需通過其賦予的友誼試煉,才能獲得友誼真誠的價值,也是本書主要想傳遞的訊息─真誠的友誼是尊重與接納,友誼為個人內在的力量帶來成長,也是人邁向英雄之路的重要旅程。

孤單的艾蜜莉獲得詹姆斯這位盟友之後,緊接著踏上歷險召喚的旅程,無意間拾獲的《金甲蟲》竟是葛斯華德最新解謎遊戲的觸發物,他們帶著《金甲蟲》解開一個比一個更為難解的謎題,而他們之間的友誼與信任也一再遭受考驗,而最終謎題竟將他們帶往人性貪婪的深處,艾蜜莉與詹姆斯如何以信任及默契逃離人性黑暗的洞穴?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物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功能,一個我挺欣賞的角色是扮演「智者」的荷里斯特,主要是羡慕他擁有一間無所不有的書店,其次是角色賦予他與孩子分享生命的溫潤能量。大人以過去積累的人生經歷看待孩子現階段的問題,其實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切終會過去,我們都會因此而獲得成長,但免不了想「教育」下孩子,事情該如何做、如何想。荷里斯特是個不說教的大人,聲色不紋的與沮喪的艾蜜莉聊起早年與格瑞森.葛斯華德之間的革命情感與友誼流失的往事。一直到解謎的最後一站,更是因為荷里斯特對葛斯華德為人的信賴與其嗜好的的深刻了解而即時現身化解危機。閱讀這段友誼時,我免不了反思自己類似的生命經驗,荷里斯特因為非常了解葛斯華的性格及事業走向不同而最後選擇離開,如此便能使彼此各有發揮。即使兩人已疏遠,但早期惺惺相惜的情誼深植在彼此心中,未曾因分道揚鑣而消散。這讓我感慨,真正的友誼並非形影不離,而是我始終知道,朋友就在那裡。總結來說,解謎當然是這部小說引人入勝的重點,但我其實更喜歡艾蜜莉與詹姆斯之間因解謎所開展的友誼試煉之旅。

對青少年來說,友誼無疑是現階段的生命學習之旅。前幾天我在校牆外等小六綸騎單車經過,他從遠處騎過來在我面前平穩地停車,拿過媽媽手上的點心在路旁大口嚼了起來,球友正走過馬路向他招手,他點了下頭,匆匆收拾手上的食物轉頭對我說:媽,我和朋友一起走。也不等弟弟,逕自跨上單車和球友邊走邊聊天,似乎很開心地在談些什麼,望著孩子與朋友逐漸遠去的背影,我毫無選擇地選擇相信他已踏上獨立自主的學習之路。

我認為敻虹寫的《記得》這首詩,挺適合用來形容不同階段的友誼,第一段可用來描繪青少年時期的友誼;第二段很適合成年期對友誼的看法;第三段適合熟年期對友誼的距離,大家看看,像不像呢?

1
你如果
如果你對我說過
一句一句
真純的話
我早晨醒來
我便記得它

年少的歲月
簡單的事
如果你說了
一句一句
淺淺深深
雲飛雪落的話

2
關切是問
而有時
關切

不問

倘或一無消息
如沈船後靜靜的
海面,其實也是
靜靜的記得

3
倘或在夏季之末
秋季之初
寫過一兩次
隱晦的字
影射那偶然
像是偶然的
落雨
──也是記得

 

P.S. 有些書就像一本「閱讀地圖」,發現書裡提到的作者好像有點意思,於是隨手記下,讀完這本之後再去找相關的書來看,不知不覺便又開拓出另一片閱讀的流域。我過去不曾將愛倫坡的作品放進藏書名單中,直到小六兒子每天抱書不離手,於是決定也借來翻翻看看。閱畢作完書摘,後來竟劃錯重點地朝愛倫坡的奇情、懸疑與推理小說直奔而去(用力將自己再度拉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