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朋友推薦,加上好奇心驅使,向孩子及家長告假,晚上自己開車去夢時代參加樂高積木認證大師奈森.薩瓦亞的粉絲見面會。

 

人不多,可能是知道的人也不多,有些家長帶孩子來,還有把樂高積木及書帶來給Nathan簽名的,活動小而美,也如同一般人對美國人的印象─幽默風趣。我的英文耳朵還聽得懂這位Nathan先生在談些什麼,現場也有翻譯。

 

其實我最好奇的是他為什麼就從事了樂高藝術創作,而且他專精的不是台灣所熱衷的「樂高機器人」,而是純粹的把樂高當成「媒材」,用來創作雕塑、繪畫等藝術作品。

 

對於Nathan來說,一切都得從他五歲時爸媽買的第一套樂高開始,不過當時的他並沒有專注在樂高這件事情上,只是覺得好玩。童年時期的Nathan也很愛玩,他用畫筆或其它素材發展藝術興趣。有趣的是,不知為何,Nathan並沒有因為自己喜歡或者有藝術天分而在大學志願上填寫了美術系,反而在紐約大學攻讀法律,畢業後也留在紐約從事律師一職。這段期間,他一下班便在家裡從事藝術創作,後來重拾樂高積木,發現它不只是孩子的玩具,也能成為他的創作媒材,於是一頭栽進去,愈來愈有名氣之後,便辭掉律師工作,成為自由藝術創作者,據說雇用Nathan為個人用樂高雕塑人像的價碼是五位數美金起跳。

 

這看起來好像人生轉了一個大彎的感覺。

 

有的人也許想在無聊的工作之外發展興趣或學點東西,但超時工作,下班就累了。更何況,小時侯並沒有太多機會培養出什麼興趣,因為父母當時覺得這些興趣對課業沒有加分效果,所以不鼓勵孩子「撩落企」。而且「課業繁重」,從安親班才藝班及補習班下課之後,時間都很晚了,唯一能看電視打電動的時間只有週末。

 

長大成人之後如果要學什麼,一定是要能為未來就業機會加分加薪的「技能」,例如英文、電腦、各種專業認證之類的,為了能在履歷表上多一行,常常在進修。

 

我們很少問自己要什麼,通常會反射性去問別人要求我們做什麼。

但是當別人問我們有什麼的時侯,我們對於自己的「有什麼」又彷彿覺得很空洞。

被過度標籤化的人生,也會很習慣地追求標籤,因為沒有標籤便沒安全感,會感到自己不被這個社會所認同,所以也很難「做自己」。

 

如果能勇敢的開始拆標籤,人生應該也會轉個小彎彎吧!

 

以下是個人覺得Nathan很逗趣的一段問答。

 

Q. Do you use glue? (請問您使用膠水嗎?)

Yes, I find that museums and galleries get awfully grumpy when they open up a crate expecting to find a finished sculpture and find a pile of loose bricks. Since I ship sculptures all over the world, I now glue all my sculptures together so they are permanent pieces.

(是的,我用膠水固定作品)

 

Q. What kind of glue do you use?(請問您使用哪一種膠水呢?)

I use a special plastics adhesive that I make from mixing goat milk with elf tears.

(我使用羊奶加上精靈眼淚的特調配方膠水…編按:三條線立即浮出)

 

及今晚的一段對話;

問:請問您最喜歡自己的哪一個作品?

答:我對於自己的創作都愛不釋手,如果真的要我選的話,我會選下一個創作。

(編按:丫…係在哪裡?)

 

所以啦,一個人的的幽默感會使人生從黑白,變成彩色滴!

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找回自己曾經渴望的事物,也許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快樂一點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